任天堂與寶可夢公司針對Pocketpair熱門生存遊戲《幻獸帕魯》提出的專利侵權訴訟仍在日本持續進行。在一項驚人發展中,任天堂近期修改了關鍵專利的措辭——但這項不尋常的法律策略背後有何動機?
自2024年1月於Steam與Xbox平台展開搶先體驗以來,《幻獸帕魯》便以驚人之勢席捲遊戲界。這款開放世界生存遊戲在不到一週內售出800萬套,並於一個月內累積超過2500萬名玩家。
玩家通過捕捉並利用名為「帕魯」的生物執行各項任務。遊戲中的生物收集機制——尤其是透過投擲「帕魯球」捕捉帕魯的方式——難免令人聯想到寶可夢,其更具爭議性的題材手法更讓它獲得了「帶槍寶可夢」的暱稱。隨著遊戲爆發性成功,Pocketpair於2024年6月與索尼合作成立「幻獸帕魯娛樂公司」,專注於拓展該IP版圖。
儘管任天堂與寶可夢公司早先已對《幻獸帕魯》進行監控(包括於2024年1月發布正式聲明),但直到2024年9月才正式提起專利訴訟。本案聚焦於三項日本特許廳專利——兩項涉及怪物捕捉/釋放機制,一項涵蓋角色騎乘系統——這些皆於《幻獸帕魯》發行後申請,但均基於任天堂2021年更早的專利技術。
Pocketpair此後已修改多項具爭議的遊戲機制。2024年11月的更新改變了玩家召喚帕魯的方式(以立即現身取代類似精靈球的投擲動作),而5月的更新則將滑翔機制從直接抓取滑翔帕魯,改為使用帕魯強化的裝備替代。
這些調整並非認罪聲明,而是專利訴訟中典型的防禦策略。正如專利律師栗原潔所解釋,企業通常會對侵權主張提出異議、挑戰專利有效性,並實施設計變更以避開侵權疑慮。他指出這場法律攻防戰仍激烈進行,雙方均未佔據明顯優勢。
近期修訂的「騎乘機制」專利最初涵騎乘與控制特定「可騎乘角色」。法律專家嵐田亮指出,《幻獸帕魯》在5月前的滑翔系統——玩家直接抓取滑翔帕魯的設計——可能侵蝕了部分專利規範。更新後則以裝備導向的滑翔(被動獲得帕魯增益)取代直接與帕魯互動的方式。
諷刺的是,正如嵐田所言,任天堂原始專利申請特別強調「可騎乘角色」與降落傘等工具有所區隔。這使得主張《幻獸帕魯》裝備式滑翔構成侵權的論點可能產生矛盾。
訴訟期間進行專利重寫(未引入新概念時)在法律上雖被允許但並不常見。智慧財產權顧問弗洛里安·穆勒推測,任天堂可能認為原始措辭易受專利無效主張攻擊。修訂後的文字包含異常強調的術語(例如「即使在…時」這類專利文件中罕見的用詞),或許代表其強化訴訟立場的最後努力。
儘管任天堂的真正動機仍未明朗,此案持續審理之際,Pocketpair仍透過近期與《泰拉瑞亞》聯動等新內容,持續擴展《幻獸帕魯》的世界觀。